在老西门City Walk,将影像“融”进上海的记忆里

发布时间:2023-09-09 00:37:35
来源:手机网易网

今夏上海的热词恐怕被City Walk所占领,它所占领之地从网上直逼线下,并通过影像和文字再度返回到网络上,形成一个完美的Walk闭环。2023年8月31日,由老西门街道主办的《西门烟火之“今夕往西”城厢漫步摄影展》拉开帷幕,这一展览由大赛作品和7位上海本地的摄影师作品构成,每一位都堪称是City Walk的高手(虽然其中大多数人并不了解City Walk这个新名词,但此前他们已积累了相当数量来自街头的优秀作品),来完成自己在城市行走中的观看。展览共129幅作品。


(相关资料图)

展览现场。主办方 供图

陆元敏作品现场图。澎湃新闻记者 许海峰 图

许海峰作品现场图。澎湃新闻记者 许海峰 图

瞿凯伦作品现场图。澎湃新闻记者 许海峰 图

展览内容指向城市——老西门地区的变化。该地区是上海老城厢之根、上海发祥地之一,有上海文庙、小桃园、清真寺、(清真文寺)、清必堂、徐光启故居,集中体现了上海老城厢的历史渊源、文化渊源,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极为丰富。

摄影展上除了大赛获奖作品,在专业摄影展的部分,陆元敏、陆宇清、许海峰、瞿凯伦、徐平、卓松龄和陈骋等七位老中青三代摄影师和艺术家,带来精彩的作品。通过将他们的摄自于老城厢旧街区的摄影和影像作品“嵌入”到、送回到即将消失的旧街区空间中的方式,试图激发人们对于身处其中的现实的主动记忆的可能性,以此唤起对于城市历史和生活的更丰富的联想,为如何在现在和将来生产和保存我们的共同记忆提供一些启示。

参展摄影师陆元敏(中)、瞿凯伦(右)、卓松龄在展览现场。主办方 供图

居住在附近的上海阿姨在现场观展。澎湃新闻记者 许海峰 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益丰富的城市生活中,本次展览作品呈现的形式也别具一格。首先是展出地点布置在老西门的街道两侧墙面上,其次是展出内容,不仅仅是对老城厢的记录,更是对生活、情感和记忆的深度挖掘。从色彩斑斓的街景到充满生活气息的人物,每一张照片都在讲述着老城厢的故事,或吐纳一种情绪出来,它们展现了这片区域的繁华与沉寂,辉煌与沧桑,也揭示了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出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展览现场。柯智芳 作品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复旦大学教授顾铮认为,“摄影作为一种记忆的容器,以其特有的方式压缩‘人间烟火气’于照片中。”他就7位摄影师的作品做了进一步的阐述。“陆元敏的上海照片,已经成为上海记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他的拍摄于老城区的照片,以他特有的视点和观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惊喜。陆宇清的照片,得自于他夜间出没老城区之时。这些人去楼空的建筑,在他的艺术处理下,变成了平面抽象图形和立体雕塑。许海峰在拍摄老城区的同时,收集被遗弃的物件,并且以静物摄影的手法加以细细凝视,倾注自己的感情。瞿凯伦和卓松龄两位摄影家受到陆元敏的影响,都致力于街头摄影。他们的老城区摄影,不仅仅是保留了过去生活的某些“面影”,展现了老街区特有的人间温馨,也是个人情绪投射后的视觉回响。徐平既有提炼抽象和平面的探索,又不满足于单纯的记录,以更为主观的电脑拼贴影像表达他对于城市生活的主观感受。而陈骋的电影《弄堂》,则以充满了细节的片段连缀起有关上海弄堂的光影记忆。”他强调,上述摄影师的艺术实践,既为上海这个始终变动不居的城市保存了丰富的视觉记忆,也改变了、拓宽了我们对于上海的认知,并且提示了摄影和影像艺术如何面对城市变化与发展,提升自身表现力的新的可能性。

陆元敏 作品

陆元敏 作品

陆元敏 作品

陆元敏 作品

陆宇清 作品

陆宇清 作品

陆宇清 作品

陆宇清 作品

许海峰 作品

许海峰 作品

许海峰 作品

许海峰 作品

瞿凯伦 作品

瞿凯伦 作品

瞿凯伦 作品

瞿凯伦 作品

徐平 作品

徐平 作品

徐平 作品

徐平 作品

卓松龄 作品

卓松龄 作品

卓松龄 作品

卓松龄 作品

电影《弄堂》,陈聘 作品

这些专家口中“充满了细节的片段连缀起有关上海弄堂的光影记忆”照片得到观众热烈响应,尤其是生活其间的居民。照片不仅让他们看到了老城厢的魅力,还有小街小巷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市井风貌。一位居住于此的上海阿姨感慨,“ 展览真的让我感觉回到小时候了,就是那样子的,你们90后不懂的。”她对着站在弄堂口的三位年轻警察急急地说着,警察笑而不语。

一位年轻的父亲抱着孩子在一张老西门地图前观看,良久,妻子叫了才应了一声从暗影中走出来。他闻讯赶来参观,或许这是距离他家最近的一个展览,转角遇到一场不期而至的“惊艳”。

一位年轻的父亲抱着孩子在一张老西门地图前观看。澎湃新闻记者 许海峰 图

展览除了呈现摄影作品,主办方也在现场搭建了若干玻璃展柜——曾经朝夕相处的生活用品。比如,日立电视机、竹壳热水瓶、塑料汤婆子、女士风凉拖鞋、爽身粉、茶色果盘、印有林青霞的录像带、一张蓬莱路38号门牌号,等等。这些旧物由摄影师许海峰提供。“它们大多来自空置期的动迁房,看看东西还蛮好的,拍完照顺便带回去做二次创作”许海峰向一位居民介绍。“这双风凉拖鞋穿起来老阴凉的,侬倒还有啊”,二位阿姨被这张照片吸引,停下脚步,问东问西,一番交流,热烈有情。

展览现场。主办方 供图

展览现场。主办方 供图

实物展示。主办方 供图

“我想表达的是我们这一代代西门人以人为本、真挚为民的情怀。”摄影展不仅是展示老城厢的记忆及文化,更是多元社区力量共同参与街区治理的动力。参展摄影师徐平用照相机为小西门社区“民星”呈现出来的肖像艺术,激发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居民,邵春芳。徐平 作品

居民,李玉 兰施之恺。徐平 作品

徐平作品现场图。主办方 供图

生于1992年的陈骋带来其独立电影《弄堂》,讲述了一个虚构下的“真实”故事——人和建筑一样都有过属于自己的时代,但是也会逐渐在新时代慢慢消失,以此纪念今年1月去世的爷爷。他说,“去世前两年也没什么机会一起和他出门逛逛很遗憾,所以想着爷爷如果真的头七能回来,说不定会愿意和晚辈一起出去逛逛。”该片部分镜头取景于老城厢一带的石库门,属于年轻人对这座父辈生活过的城市或者场域的一次深情回望。

电影《弄堂》截屏。陈骋 作品

电影《弄堂》截屏。陈骋 作品

承办本次活动的“德庭文化”邵毓挺先生对上海历史、上海文化有着独特的喜爱和感受,他不仅个人常年四处搜集各类老上海符号的物品,还将该理念运用到公司创意文化产品当中。据了解,当天参与者在活动日通过游戏打卡即可获得一份精致的文创小礼品,让观众将城厢文化和记忆带回家。活动日期间,市民将有机会在街道的小西门小区中体验丰富的文化活动和游戏。其中,特设的“西门照相馆”打卡拍照区将为参与者提供一个与城厢风光融为一体的拍摄场景,让每位参与者都能留下独特而珍贵的回忆。而弄堂小游戏区将为大家带来一系列的娱乐活动和挑战,让大家在游戏中感受城厢的活力。此外,活动还特别设置了老城厢夜场电影区,SMG纪实频道带来了《老城厢,上海的家》,陈骋的电影《弄堂》,历史影像收藏家龚伟强带来了三段珍贵的纪录片《经过中国》(1917,片段)、《上海》(1947)、《新中国的上海》(1973)和滑稽戏《如此爷娘》,让市民在夜晚欣赏电影的同时,感受到城厢的浪漫与情怀,在海派手冲咖啡体验区品尝独特的上海味道。

展览现场可通往居民住宅,不影响出行。澎湃新闻记者 许海峰 图

主办方老西门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展览,您能深入了解和感受到老城厢的魅力,在老城厢的街头巷尾唤醒心中对历史和传统的热爱和尊重。让大家跟随镜头视角,一起回望历史,感受生活,展望未来,共同探讨如何让这个历史悠久的街区焕发新生,使其成为更加宜人的街区,让兴衰变迁在相片中留存,成为西门焕新的精神注脚。

本次《今夕往西》城厢漫步摄影展多位影友获奖,其中一等奖作品《脚踩风火轮 只为掸去尘土》被盛敏杰摘取。展览将于10月结束。

一等奖作品《脚踩风火轮 只为掸去尘土》。盛敏杰 作品

展览信息:

展览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蓬莱路388弄小西门小区及附近

展览时间:2023年8月31-10月份

更多相关文章